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台州骨伤医院 >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光大发扬百年章氏伤科的杰出传人
发表日期:2016/1/26 13:11:55 点击数:2866 

——记温岭市首届名中医章友棣
温岭日报记者  黄晓慧

在温岭,一提起骨伤科,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台州骨伤医院,想到该院院长——温岭市首届名中医章友棣。出身黄岩百年章氏伤科世家的他,从16岁师从父亲从医迄今已有40多年。他秉承祖业,恪守家训,正骨手法名闻遐迩;他潜心钻研,研制的伤痛胶囊成治伤良药;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先后创建台州骨伤医院(原名温岭骨伤科医院)、江苏大丰同仁骨伤医院,为骨伤患者解除了病痛。他,用自己的行动发扬光大了百年章氏伤科。

A 章氏伤科第六代传人  光大百年伤科
    章友棣祖籍黄岩焦坑。清嘉庆年间,黄岩焦坑乡江田村郎中章正传首创章氏治伤,其后代代相传,章氏伤科医声日隆。章友棣的父亲章显法是章氏伤科第五代传人,15岁即独立行医,在黄岩澄江医院坐诊时,日医治病人达百余人,名扬浙闽等地。1966年,章友棣初中毕业,就跟父亲从医了,其时,年仅16岁。天资聪颖的他跟着父亲边学习边行医,一直到1973年,赴杭州浙二医院骨科进修一年,1974年转入温岭县第一人医院外科,次年元旦,转到温岭石粘公社防治院工作。1985年,从临时工“转正”不到五年他担任了防治院院长,四年后防治院更名为石粘卫生院。为满足患者需求,1993年,在台州市、温岭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他开始筹划股份制改造。1995年,一座现代化的股份制专科新医院——温岭骨伤科医院在城东街道洋河村诞生(后更名为台州骨伤医院)。
B 自办X光机为民诊治  “石粘捉骨”美名远扬
    “我始终认为,做医生要先学会做人。”章友棣告诉记者,自己到温岭工作后,一直记着父亲的教诲。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在石粘公社防治院、石粘卫生院工作时期,他始终将病人的病痛放在首位。那时候,防治院还没有X光机,为了解除病人病痛,他自办X光机,自己为病人拍片,再为病人正骨。
    “那时候,我几乎是夜以继日看病,夜里急诊后,有时候下半夜也有人敲门,我都来者不拒,如果没有祖传的正骨手法和这种敬业精神,病人是不会信任你的。”章友棣回忆说,那时,日接诊病人少则七八十人,多至上百人,大量的损伤病人经其妙手回春,许多本来要开刀的病人,经其正骨后减轻了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石粘捉骨”(正骨)的美名也不胫而走,名声远播,为后来创办骨伤科专科医院打下良好基础。

C 正骨手法“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章氏伤科自成体系,理、法、方、药,主要靠心悟,要用心来体悟领会,正骨手法要手摸心会。”章友棣在家排行老二,在兄弟中他的正骨手法掌握得最好,他认为继承传统应当“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他的正骨手法在继承祖传绝招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按照一些教科书上的正骨手法,损伤比较大,我自己创新的手法,比较软柔,损伤少,痛苦小。”章友棣在正骨时,还常针对不同对象,心情紧张的病人施以放松手法,心情放松者则以快速手法……正所谓是“法施骤然人不觉,患者知痛骨已拢”。“章院长擅长根据病人的损伤程度、心理状态,施以不同手法,往往在开玩笑之间,病人的伤痛就解除了。”该院一位同志介绍说。
D 致力中医骨伤科现代化  伤痛胶囊获发明专利
    章友棣还致力于中医骨伤科的现代化,1996年开始,他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将自己临床三四十年的经验方研制为伤痛胶囊(又名章氏伤痛胶囊),2002年12月,取得浙药制准字(2002第14号)批文,从此,伤痛胶囊正式投产并进入临床推广应用阶段。2003年,他主持的《章氏伤痛胶囊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课题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005年,章氏伤痛胶囊又取得浙药制准字Z20050240号批文。2006年,章氏伤痛胶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E 创立筋伤科  成台州市重点学科
    除正骨外,章友棣在筋伤、内伤治疗方面也有一定建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劳损性疾病也多起来,如腰突症、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章友棣审时度势,把主攻创伤、脊柱关节外科的任务交给儿子章鸣等下一代,自己投身于筋伤科常见病攻关,他在医院组建了台州市首个筋伤科,五六年间,引进人才,购买设备,且引进了微创疗法,运用高科技手段、中西医结合进行筋伤疾病治疗,台州骨伤医院的筋伤科已被确定为台州市重点专科,慕名前来就医的病人遍及台州各县市和乐清等地,他还是台州市筋伤科学科带头人。
  (本文原刊载于2010年8月30日《温岭日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