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倡导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促进患者享有健康生活。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特征为高血糖,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遗传因素: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本人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功能逐渐减退,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环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身体活动量等。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以及缺乏运动、肥胖等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其他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长期精神压力等都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预防糖尿病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控制糖尿病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配合诊治和管理,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长期摄入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增加胰岛素分泌负担,长期过度分泌可能导致胰岛功能受损。
高脂肪饮食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和胰岛细胞功能。
对于一般人群,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良好的睡眠以及平衡的心态。
对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超重、肥胖及热量摄入,加强体力活动,同时做好早期筛查。
对于已有高血糖和糖尿病的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目的是控制血糖。
根据个人身高、体重、工作强度等因素,制定每日所需热量摄入,并严格控制。
🔸选择低糖、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麦、糙米等,并控制摄入量。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及豆类等,以满足身体需要。
🔸限制脂肪摄入,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如瘦肉、鱼、蔬菜等,并控制烹饪油的使用量。
🔸多吃蔬菜、全谷类和低脂肪乳制品,适量低糖水果。
合理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摄入。
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每天至少三餐。调整进餐顺序为:先蔬菜、再荤菜、最后主食。
糖尿病常被称为“甜蜜的杀手”,通过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幸福甜蜜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