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所以,立冬时节,人体的阳气也逐渐内藏,养生应注意一个“藏”字,重在“收藏”与“保暖”。
WINTER 饮/食/养/生 WINER TIME 1 多吃温热食物 立冬后,气候寒冷,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应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桂圆、红枣等,这些食物具有温中暖下、补气养血的功效,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但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2 补肾食物不可少 冬季是补肾的好时节,中医认为黑色入肾,可多吃一些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米等,这些食物具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的作用。此外,核桃、栗子、芡实等也具有补肾固精的功效,可适当食用。 3 滋阴润燥也关键 虽然冬季气候干燥,但随着人们室内活动增多,空气不流通,容易出现燥热内生的情况。因此,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滋阴润燥,可多吃一些银耳、百合、梨、甘蔗等食物,这些食物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作用。同时,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4 中医养生食疗 当归生姜羊肉汤:这是一道经典的立冬养生食疗方。材料有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切片,当归用纱布包好。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煮至羊肉熟烂,调味即可。此汤具有温中补血、调经散寒的功效,适合冬季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人群食用。 黑豆核桃粥:取黑豆50克、核桃30克、大米100克。将黑豆提前浸泡一夜,核桃切碎,大米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即可。这款粥有补肾益脑、滋阴养血的作用,对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有一定帮助。 WINTER 起/居/养/生 WINER TIME 01 早睡晚起 立冬后,昼短夜长,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可以养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有助于阴阳平衡。一般来说,晚上应在10点以前入睡,早上可在太阳升起后起床。 02 注意保暖 冬季气温低,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因此要注意保暖。头部、颈部、背部、脚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要特别注意保暖。外出时应戴上帽子、围巾、口罩,穿上厚外套、棉鞋等。此外,室内温度也不宜过高,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人体不适。 03 适度通风 冬季人们为了保暖,往往会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因此,在室内要注意适度通风,每天可开窗通风2 - 3次,每次20 - 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