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导航
台州骨伤医院 >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踝关节扭伤后应该怎么做?
发表日期:2022/12/13 16:05:13 点击数:1294 


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活动活动脚腕,若没有疼痛或只是轻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认为扭到脚踝只是小伤,热敷或用细带包扎下就好了。但这些做法都是错的

脚腕扭伤后,虽没有骨折,但外侧韧带可能已经撕裂。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动,受伤的韧带会在异常位置修复,减弱维持踝关节稳定的力量,致使习惯性踝关节扭伤,有的人一年甚至会扭伤好几次。

另外还有人会落下踝关节疼的毛病,早期可能是韧带撕裂处疼,但由于踝关节长期不正常受力,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01

咸脚后应如何应对?

一、停止行走

立即停止行走,使损伤的足踝部得到休息,从而减轻因为损伤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有人巅脚后忍痛行走,认为活动活动就好了,这是错误的观念。忍痛行走或活动会加重损伤,不利于损伤组织的恢复。


二、冷敷

可以用冰袋或者其他温度比较低的物品,放在损伤的踝关节部位,降低局部的温度。

冷敷的目的是使损伤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达到减少出血和渗出,防止局部肿胀的目的。同时,冷敷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冷敷应在受伤后立即进行,一般持续做1~3天,即伤后48到72小时内,损伤的局部不用热敷,而用冷敷来止痛和防止肿胀。


三、做损伤足踝关节的加压包扎和固定

目的是通过局部缠绷带的方法压迫损伤的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

同时,加压包扎也起到踝关节局部固定作用,可减轻疼痛和因为局部不稳定或者活动产生的组织再次损伤


四、在充分休息、避免活动的基础上,抬高患肢


促进受伤肢体的血液回流和减少受伤组织的淤血,达到减轻肿胀的目的。可以将受伤的肢体抬高10到20厘米,也就是说,如果人在平躺状态,把患肢抬高10到20厘米,高于心脏的水平,就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踝关节肿胀的目的。






面对扭伤,要引起重视:

1、即使没有骨折,扭伤后也该制动2~3周,使受损的韧带在正常位置修复、愈合

2、冷敷,用冰袋敷于患处。

3、适当加压包扎,减轻肿胀,防止水泡产生。

4、抬高患肢,让肿胀消退。

5、当合并皮肤损伤时,千万别自行处理。


02

如何有效预防扭伤

1、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且在运动前要热身。

2、在湿滑地面上时,要小心行走。

3、在不平路面活动时,为保护踝关节,尽量穿高帮鞋或靴子。

4、不要穿鞋底被磨损不平的鞋子。

5、在黑暗中容易发生踝关节扭伤,夜间活动要注意照明。


03

崴脚几大误区


误区一:热敷消肿


崴脚后由于韧带软组织撕裂、小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增多,局部出现疼痛肿胀,且逐渐加重

有些人崴脚后,立即采用局部热敷的办法减轻疼痛,虽然暂时舒适些,但这样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渗液增加,进一步加剧肿胀程度


正确做法是:


24小时内应冷敷,冷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水肿,24小时后才能热敷。


误区二:白酒擦洗


民间不少地方有用白酒点火擦洗的做法,认为白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酒洗的同时采用局部按摩,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

威脚急性期应禁忌按摩,更切忌刚扭伤就马上用白酒点火擦洗。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会进一步加剧出血肿胀、皮肤瘀斑,甚至造成皮肤烧伤起水泡



误区三:不愿外固定


由于踝关节扭伤多为内翻损伤,所以80%以上的脚会导致外侧韧带的撕裂或断裂,致使脚踝两侧韧带的拉力不平衡。不少人认为巅脚后采用外固定很麻烦,影响行走活动,不愿固定

其实巅脚后固定制动有助于消肿、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损伤恢脑。


误区四:不及时就医


一些人认为,巅脚是个小毛病,不用上医院,掉以轻心,延误病情,比如有些撕脱骨折患者耽误了早期诊治,给踝关节功能恢复埋下隐患

威脚后脚踝肿痛者应立即到医院骨科就诊,拍片排除踝关节骨折,如果是韧带损伤,要给予适当的固定,如选用弹力绷带、硬纸板、支具或高分子石膏固定

如果检查有骨折,还需要根据情况进一步内固定或外固定。


误区五:不注意休息


有的人伤后不休息,认为骨折后休息与否不重要。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也不无道理

其中,体息是踝关节韧带恢复的其中一个环节。崴脚较轻者尽量少走;威脚较重者不应下地走路,还要抬高伤足踝;如果继续过多行走不利于肿胀消退和韧带的修复,会使损伤的外踝韧带拉长、松弛,煎合不良。

因此,适当的休息,抬高伤足,有助于早日恢复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