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台州骨伤医院 >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援疆送医】第六批台州骨伤医院援疆医生到岗,其中还有位“老熟人”……
发表日期:2022/7/18 14:42:21 点击数:7788 

7月16日上午,在第一师阿拉尔医院骨科一病区的病房内,一位“老熟人”带着科室团队进行日常查房。

“小朋友感觉如何,手指稍微动一下看看。”

“大叔,您这个脚背恢复得可以,移植效果不错的,不用担心。”

“老张,左手五指屈腕保护下,主动伸没问题,屈指不要用力。”

……

“老熟人”亲切的问候让患者及家属们感到很放松,与他开心地交流起来。

这个“老熟人”就是台州骨伤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文正,时隔一年,他作为第六批台州骨伤医院援疆医生领队,再次来到阿拉尔医院开展工作。到岗一周内,第六批三名援疆医生就和当地医生合力完成了三台高难度手术。


通力合作

“守护”男孩手指


今年4岁的彭彭(化名)平日跟父母住在八团,7月10日,古尔邦节假期第二天,他在玩耍中不慎被割草机绞伤左手,除了拇指正常,其余四指均“支离破碎”,其中,中、环(无名)、小指完全离断。受伤半小时后,彭彭被送到阿拉尔医院救治,并于下午五点进行断指再植手术。

“这个手术的难点在于患者年龄较小,损伤复杂,中指指间关节以远完全离断,环指多段离断,小指掌指关节完全离断,食指中节指骨头、末节指骨基底部粉碎骨折,桡侧指动脉、神经及屈指深、浅肌腱开放断裂。”张文正说,“患儿送达后,家属还回家去取剩下的断指,但可惜离断中指远端未能找寻到。”

手术中,五名医生分成两组进行操作,一组负责手指近端清创,对食指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修复肌腱、血管、神经等;另一组进行远端清创和血管、神经标记。经过长达七个小时的共同努力,两地医生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孩子的左手。

“孩子出了这么大的事,送来医院的时候我们都绝望了,幸好遇到了台州援疆专家,这么多医护人员花了这么长时间救治孩子,真的辛苦,太感谢了。”彭彭的父亲王先生得知手术成功后,激动地说。

目前,彭彭的离断手指情况稳定,需要进一步住院康复治疗。


坚守岗位

心系师市患者


刘志良是第六批台州骨伤医院援疆医生救治的第一名患者,因在回家途中骑三轮车不慎摔倒伤到左脚,导致趾骨骨折,脚背出现一个约为8.5cm*7.0cm的大伤口。经过两次清创处理后,7月6日,第六批台州骨伤医院援疆医生和阿拉尔手术团队一起为刘志良进行了皮瓣移植创面修复手术。

此次手术相较于传统的移植更加突出微创的优势。“我们切取的穿支皮瓣不带阔筋膜,并且对皮瓣进行了修薄,并保留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这样一来脚背处修复后不臃肿,不用再进行二次整形,对皮瓣的供区也创伤更小。”参与手术的第六批台州骨伤医院援疆医生金岩泉介绍道。

7月9日中午,阿拉尔医院还收治了一位前臂、腕部严重损伤的患者——老张,当时他的血压仅为75/50mmHg,处于休克状态。援疆医生们当时正在吃饭,一接到通知立马赶到急诊科。老张经抢救稳定后,立即被送至手术室,等候多时的骨科医生们将他粉碎的骨头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吻合肌腱、血管及神经。

金岩泉说:“才来没多久就遇到假期,而且一来就有重要手术要做,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职责所在,我们也就放弃假期,一直待在医院。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彰显成效

培育新生力量


再到阿拉尔医院,张文正最大的感触就是当地医生成长起来了,技术有了很大长进,他很是欣慰。

“犹记得一年前,手术几乎都是我们做的,现在,阿拉尔医院的医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些断指再植和带蒂皮瓣移植创面修复手术,操作更加熟练,我们援疆的成效得到了体现。”张文正说。

张晓锐就是张文正口中的青年医生之一,经过五批援疆医生的带教,除了理论提升,他技术能力上也有了明显进步,能够独立完成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指血管神经断裂吻合修复等,成了骨科一病区的骨干医生。

阿拉尔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周刚说:“感谢老师们的倾力指导,每批专家来,我们都能学到新知识。同时,看到我们科室的蔡继人医生在后方医院学成归来,我更加希望这里的青年医生多去外面锻炼学习,用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为阿拉尔医院手显微外科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据了解,台州骨伤医院已于今年成功晋升三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该院将继续派驻专家轮流坐镇阿拉尔医院援疆工作馆,推动两地互动交流继续走深走实,共同为师市培养有生力量,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