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导航
台州骨伤医院 > 通知公告
首届“温暖病人的好护士”先进事迹
发表日期:2016/1/24 8:41:12 点击数:2576 

用爱心点亮青春  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记骨一科护士长唐海萍

唐海萍.JPG

唐海萍,女,主管护师,骨一科护士长。1998年毕业后即来院参加工作,后赴浙二医院进修学习。她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护理服务态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她从事护理工作至今17年,一直辛勤耕耘在护理第一线,曾先后在急诊科、手外科等科室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对病人细心呵护,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用自己的爱心和精湛的护理技术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送去了温暖,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普通护士不平凡的青春诗篇。连续7年被医院评为年度先进个人。

大医精诚,大爱无声。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2013年她从省红十字会那里得知自己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要知道,非直系血亲之间相合的几率在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这10年来,全省也只出现过100多例配对成功的。要拯救的白血病患者,对方身高1.82米,体重83公斤,需要的造血干细胞量比较大,要进行两次的采集,但唐海萍没有临阵退缩,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她的这一善举得到了家属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她在作出捐献决定之后坦言,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心情比较忐忑,可如果临阵退缩,那对方只能等死;如果一条生命,因为我的付出而获得重生,那么多承受一点苦痛根本算不了什么。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其实她更懂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在经过动员剂注射准备后,开始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不过,采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一开始进行采集的手部静脉血压不够理想,医生建议改为颈内静脉采血。面对这一临时变动,家人明显有些担心,但是唐海萍仅仅思考了几秒钟,就答应下来。“当时想的更多的是对方已经进行移植前的预处理,如果没有我的造血干细胞输入,等于害他命了,所以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都会完成整个捐献的。”采集床上的唐海萍目光坚定,在丈夫和医院领导的陪同与支持下,唐海萍毅然在《颈静脉穿刺同意书》上签下了名字。经过两天分两次的采集,共捐献了310毫升造血干细胞。同时,这袋凝结着浓浓爱心的血液,移植到了一名患白血病的河北青年体内。还躺在病床上略显疲惫的她说:“不光我一个人做好事,其实大家都在做好事。”完成这一切后,她回到了家里,仅在家里休息7天的她,就又回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

默默的奉献、辛勤的努力,护理工作使她尝到了病人感谢的甜,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不理解时的委屈。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以及为更多患者服务的大爱精神。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护士

——记骨二科护士长阮玲红

阮玲红.JPG

阮玲红,女,主管护师,骨二科护士长。1996年毕业后即来院参加工作。

她从事护理工作19年来,以身作则,团结同事,服从安排,对病人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待病人如亲人,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为病人早日康复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实际行动得到了医院领导、同事和病人的认可,多次被医院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虽然会遇到一些不如意,如病人不理解而责怪,累的腰酸背痛还下不了班,看到节假日人家在团聚,而自已还要面对繁忙的工作,担心稍有不慎而给病人带来麻烦等等,但当她看到、听到更多的是病人对护士工作的认可,对护士工作投来赞许的目光,对她和她的护理团队的服务多说一声谢谢时,她觉得任何苦一点累一点也都是值得的。她每天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认真做好病区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并保证护理质量、护理安全。骨二病区收治的各类创伤骨折病人比较复杂,高龄高危病人也比较多,“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因此护理工作压力和强度特别大。阮玲红深知在工作中要尽力做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绷紧护理安全这根弦的重要性,她对每一个护理医嘱的执行都非常仔细认真,要求护理团队成员做到如履薄冰,防微杜渐,避免差错发生。在病人对护士工作有误解时她都会细致耐心地倾听,面带微笑,热情主动地做好病人和家属的解释与沟通工作,给病人以温暖和尊言,减少医患之间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不理解,努力避免医疗纠纷。

护理这份职业是普通、琐碎与辛劳的,与千万个“白衣天使”一样,她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严于律己,在基层护理一线中收获成长,在辛劳中收获欣慰,在平凡岗位上收获人生的价值。

从事护理工作19个春秋,细细追寻走过的护理之路,阮玲红并不后悔,她说自己只做了一名护士应有的本份工作,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上一个台阶,做最好的护士,以更好服务于患者。

 

立足本职  锐意进取   用真情呵护生命

——记手二科护士长吴琴

吴琴.JPG

吴琴,女,主管护师,2003年毕业后即来院参加护理工作。现任手二科护士长。她立足本职,以锐意的进取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我院护理队伍中的生力军。

斗转星移,时光匆匆。吴琴在护理这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了12年。12年来,她恪守医德护训,忠于职守,把“救死扶伤、解除病痛”作为自己神圣的天职,以真挚的情,质朴的心,任劳任怨,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来院就诊的每一位患者服务。她严于律己,爱岗敬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护士的神圣誓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优良的职业道德赢得了每一位患者的信赖和同事们的尊敬与钦佩。

作为临床一线最基层的护理管理者,她率先垂范,从严管理,切实做好医院提出的“四有”服务活动,即“入院病人有人接,检查病人有人陪,出院病人有人送,在家病人有人问”,把“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视病人是亲人。由于她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全科真正做到了护理质量零缺陷,护理服务零差距,护理措施无缝隙,护理结果零投诉。

在管理中,她大胆创新,向科室护士灌输“快乐生活、用心工作”的理念,使她们真正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尊重生命、乐于奉献、善待自己和他人。她经常说:我们为什么不经常笑一笑呢?笑一笑,心境就会开阔,什么烦恼郁闷的事都会烟消云散。也因为如此,所在她科室护士都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如沐春风般的笑脸。

在工作中,她不辞辛劳,不怕苦,不怕累,在她看来,病人的健康需求就是命令。那还是在2006年的一个晚上,她刚下班回到家,就接到从科室打来的一个急匆匆的电话。一位86岁的高龄患者由于血压增高并发脑梗塞,继而出现嗜睡、昏迷。接到电话后,她一路飞奔到医院,加入到抢救工作中去。由于抢救及时、得力,病人转危为安。还有一次,也是一位80多岁的高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在家便秘,半个月一直未解大便,入院后虽然用尽各种通便的方法,但都无济于事,看到老人家那种痛苦的表情,她揪心地痛着,然后没吭一声,顾不上脏,用手给老人家抠出了积压在肠道内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大便。而这一幕无不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家属和同病室的病友,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有人说她是工作狂,她都坦然笑之。

爱是生命的养料。作为一名护士,更应具备一颗同情、怜悯的关爱之心。病人来到医院看病,心情都是十分沉重的。此时,作为一名护士,能给病人及家属一句真诚、温暖的问候,就犹如冬日里的一道暖阳,瞬间会消除病人的顾虑,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每天,她都要到每一位患者的床头去看一看,问一问,和病人拉拉家常,谈谈心,帮助他们解决住院期间存在的困难。针对有些患者担心骨折、外伤以后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她都耐心地开导、讲解,并通过讲解一些同病种的例子,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她还利用工作之余,阅读大量护理文献书籍,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积极努力撰写护理论文,总结经验,先后在《台州医药》、《健康之路》、《中医药管理》杂志上发表护理论文。

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待人友善诚实、谦虚、谨慎。她多次被评为医院年度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温岭市城东街道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温岭市护理学会授予“温岭市优秀护士”荣誉称号。

人生因锐意进取而美丽、因默默无闻而获得崇高。在护理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将继续一路耕耘,将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千百遍做对、做好,做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护士。

 

勤奋踏实 开拓创新

——记手术室副护士长胡琼

胡琼.JPG

胡琼,女,主管护师,手术室副护士长。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医院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12年来,她从一个刚毕业的青涩大学生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手术室护士。她工作勤勤恳垦,一丝不苟,坚持多看多问多学习,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并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是亲人,以病人的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肯干,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实现了自我价值。

2004年云娜台风肆虐的那一天,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她顶住了工作经验不足,克服了内心的恐惧,顺利完成当日的手术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她发现不少病人带着忐忑不安、沮丧的心情进入手术室,对手术过程的恐惧及术后预后的担忧使病人的心理负担很重。她深知手术室护士是与他们接触最近的人,于是她积极做好每位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安抚病人,减少焦虑,引导他们向前看,介绍成功的手术病例,给予病人最好的人文关怀。

她还非常注重业务学习,锻炼静脉穿刺技术,对老年、肥胖等难穿刺病人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并把经验与同事分享,使大家共同得到提高。

她以稳重的性格,朴实的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和医院领导的认可,被任命为手术室副护士长。护士长是团队的领头雁,一言一行都将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她以护士长标准严格要求自已,事事处处以身作则,遵守制度,要求护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错了必须承认错误。并想方设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潜在能力,为她们创造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从而激励大家奋发学习和努力工作。还不定期听取医生反馈意见,征求病人的合理化建议,以便在今后工作中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为护士长的帮手,她积极协助管理好科室工作,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发现问题,想办法,出主意,及时解决问题,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日常带教中,制定带教计划,关注带教进度,对带教老师严格要求,经常和实习护士﹑轮转护士谈心,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工作需求,帮助她们解决问题。要求各位带教老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培训,带教过程中放手不放眼,带出一批高素质的手术室护士,为科室的发展储备力量。

作为科室的副护士长,2006年协助护士长带领科室完成新手术室的搬迁,同年参与创建二级甲等医院,2013年又参与争创三级乙等医院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在管理难度大的手术室,她注重人性化,强调高要求的管理,协助护士长带教出一支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护理队伍。科室人员主动性、积极性高涨,纪律性强,形成了全科上下团结、诚信、求精、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同时与各科室搞好团结协作,为手术顺利进行和急诊急救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她在工作中任劳任怨 ,以身作则主动进入手术间承担第一线工作如担当手术巡回护士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热爱护理工作,南丁格尔是她的偶像!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将更加努力勤奋,更好回报社会。

 

与时俱进  超越自我

——记手一科资深护士柯喜梅

柯喜梅.JPG

柯喜梅,女,主管护师,2002年毕业后即来院工作,是手一科病区资深护士,从事手外科护理工作已有14个年头。她十几年如一日,虽然出生80后,却已是护理队伍中的一名“老兵”了,展现出乐观、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风范。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她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业务,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等多篇护理学术论文。她坚守信念,与时俱进,超越自我,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一线日常护理工作中,她本着“让每位来院诊治的病人都满意放心而归”这一理念,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想在病人想之前,做在病人需之前,她对所负责的每一件事都认真对待。她是手一科优秀的健康宣传员,平时还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和病友座谈会记录等工作。她敬业奉献,视病人如亲人,坚决执行医院”四有”活动,不折不扣完成院科两级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宣传手外科预防保健和手部损伤救治科普知识,积极宣传台骨医这个百年品牌,真正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做到“院荣我荣院衰我耻”。

她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充实自己,时刻保持与社会时代发展同步伐相对接,做到与时俱进不落伍。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她的护理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在医院多次组织的三基考试和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了好成绩,在护理部组织的全院护士CPR演练操作技能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并多次被医院评为年度工作先进个人。为了超越自我,她平时还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

工作中总会有许多不如意,摆正心态最为重要。她珍惜自己的工作,尊重所有病痛的人。作为一名责任护士,她每天都以最美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面对每位病人。还记得2004年7月份的一个下午,她在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位下肢骨折的病人因身体虚弱未解大便6天,诉胀痛不适,家属又不在现场,灌肠后仍未好转,她二话不说就给病人抠大便,抠出数粒坚硬大便,使病人症状有所好转。这位病人很是感动,一直拉着她的手说:“护士真的比我的亲人还像亲人。”平时夜间有些大手术后的病人和家属通常都很疲惫,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她在巡视病房的时候会特别留心,适时帮他们盖好被子,摆好体位,擦拭汗水等等,尽全力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让病人自愿乐意为医院做宣传树口碑。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柯喜梅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她知道医学有很多未知的的领域,摆在面前的工作还很艰巨,今后自己还要学习再学习。她说自己会长久扎根护理一线,始终抱着一颗质朴的心,一步一个脚印,跟着医院一起腾飞。